锐眼财经2023-01-12 12:38:06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特别在股份制企业当中往往采用股东(出资人)聘请职业经理人的经营模式,职业经理人及管理层对股东负责。
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份制企业上市,出现了股东利益与管理层利益的冲突, 现代企业的最大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但管理层又倾向于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利益冲突的问题在当前阶段的A股尤其突出!
作为管理层的大股东违规侵占公司资产、违规担保、违规减持等等都屡见不鲜,这不又有两家公司因为违规侵占公司资产、违规担保被立案了。
【资料图】
信披违规,两家公司被立案
昨日晚间,上市公司灵康药业(603669.sh)和荣科科技(300290.sz)同时发布被立案调查的公告。
灵康药业公告显示,实控人兼董事长、总经理陶灵萍女士收到《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披违规,监管对公司、陶灵萍立案调查。 经公司自查,立案相关内容主要涉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目前公司各项经营管理、业务及财务状况正常。
(灵康药业公告截图)
荣科科技公告显示,公司及公司董事、原实际控制人何任晖收到立案告知书,因公司信披违规,监管决定对公司及何任晖立案。 目前公司各项业务及经营管理情况正常,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调查。
(荣科科技公告截图)
国内很多中小上市公司,甚至一些超大规模上市公司,实际上并没有将所有权和经营权严格的分离。
创始人团队往往即使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也是公司核心管理人员 ,这样一来,有些上市公司就可以通过延迟披露甚至不对外披露公司负面信息,从而实现既是股东又是管理人员的大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同时损害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家公司被立案调查后,灵康药业今天股价在短暂低开后盘中一度涨超2%,荣科科技今天股份跌超4%,两家公司股价表现似乎都不惧立案调查的负面消息。
减持套现3亿,还要违规侵占1.5亿
先说灵康药业。
说起来,此次被立案的陶灵萍,她既是灵康药业的实控人也是董事长、总经理,除了持有公司巨额股份外, 每年还给自己开了几十万的年薪 ,在所有高管中薪资是最高。2021年,陶灵萍从公司领取的年薪高达66万,超过其他所有高管薪资水平。
(灵康药业2021年财报截图)
上图的陶灵萍、陶小刚为兄妹关系。
给自己家人发最高的工资,这显然还不能满足既是实控人又是董事长的陶灵萍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灵康药业是2015年上市的,上市之后归母净利润随不突出但也还算稳健。2015年当年实现净利润1.5亿,到2019年增长到2.02亿,但2019年之后业绩突然变脸持续下滑。不过,看扣非净利润的话似乎更真实,在上市第二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就大幅下降。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到2021年,灵康药业上市6年,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6.83亿。同期,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 上市以来灵康药业股东累计减持套现3.09亿,其中实控人、控股股东累计套现2.9亿 。
随着实控人、控股股东的疯狂减持套现,灵康药业的股价自高位持续下跌,一度较高位跌去82%!
(灵康药业股价走势截图)
与此同时,灵康药业上市以来累计分红8.21亿,按最新陶灵萍、陶灵刚兄妹累计持股上市公司55.13%股份计算, 陶氏兄妹累计获得分红4.52亿 。
也就是说, 上市以来,灵康药业在陶氏兄妹的控制管理下,实现了6.83亿的扣非净利润,兄妹也从公司直接获得了7.42亿回报!
但是,这对于陶氏兄妹可能还不够。
灵康药业2021年财报显示,灵康药业分别于2021年1月和3月向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划出1亿和5000万资金,构成非关联方资金占用。
(灵康药业2021年财报截图)
不仅如此,在实控人疯狂从公司套现的过程中, 灵康药业还出现了大存大贷、存贷双高的现象 。
灵康药业2022年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灵康药业账上货币资金5.31亿、交易性金融资产4.05亿、短期借款1.04亿、应付债券4.08亿。
看来,实控人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确实付出了不少心血啊!
一边巨额套现,一边疯狂募资
再说荣科科技。
实际上,荣科科技的情况与灵康药业大致相似,区别在于融资方式、业绩变动、违规信披内容的不同,但在减持套现方面绝不会比灵康药业手软。
荣科科技上市比灵康药业早,2012年就上市了,上市之后前两年业绩也是缓慢增长,到2014年达到高位,当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5694.68万、实现扣非净利润5414.29万。
随着业绩的稳步增长,叠加2012年之后创业板的超级大牛市行情, 荣科科技的股价持续暴涨,2015年高位较2012年低位暴涨超12倍,妥妥的大牛股!
但是,自2015年之后,突然一切都变了。业绩持续下滑,到2018年公司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只剩下944.89万,股价也较2015年高位暴跌87%。
最近一年公司业绩更是出现突然的巨亏,股价也基本腰斩。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荣科科技股价走势截图)
2015年之前荣科科技股价能够实现12倍牛股之旅,除了当时创业板牛市环境和公司业绩增长外,可能也与公司控股股东当时的“捂股”行为有关。
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 荣科科技控股股东史上第一笔减持发生在2016年1月,自此以后控股股东减持就不停 。上市10年以来,荣科科技股东累计减持套现8.54亿,其中实控人减持套现5.15亿。
有意思的是,荣科科技上市10年累计实现的扣非净利润还是亏损2700多万!
虽然荣科科技上市以来实际并没有赚到什么钱,但在融资方面却丝毫不含糊。数据显示, 荣科科技上市以来,IPO募资1.89亿、增幅募资11.63亿,累计募资13.52亿,累计分红0.99亿 。
与灵康药业一样,即使在实控人通过分红、减持等各种手段获得巨额回报、股价暴跌之后,控股股东还是要干点违法勾当!
据荣科科技公告显示, 2022年12月30日,公司、何任晖、崔万田、郑健、张羽因未及时披露对外担保及重大诉讼,涉嫌信披违规,被辽宁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计入证券期货诚信档案 。
(荣科科技公告截图)
警示函显示,2021年6月至10月期间,公司为原控股股东辽宁国科实业、时任董事崔万田和盘锦捷能实业提供高达2.56亿的担保, 公司未及时履行信披义务 。2022年4月19日,盘锦银行兴建支行诉公司承当2.3亿连带保证责任, 公司未及时履行信披义务 ,推迟至2022年4月29日才在股票风险警示公告中予以披露。
(荣科科技公告截图)
事后来看, 在荣科科技涉及违规信披期间,公司发生了8笔股东及高管减持行为,累计减持金额超1900万,其中实控人减持209万。
从利益角度考虑,上市公司实控人、高管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有延迟或拒不对外披露上市公司负面信息的动机,这一点在灵康药业和荣科科技两家公司中都有所体现。
综上来看,在A股,实控人既是是股东又是管理者, 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实控人往往通过分红、减持、关联交易等多种方式获得巨额回报,同时利用管理者身份通过违规减持、违规信披、违规担保等多种违规方式维持、扩大自己的利益 。这些违规行为只有被监管查出才会公之于众,在造成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